恆指收跌0.14%;恆生科技指數漲0.59%,盤初一度跌超2%。
今年以來,港股強勢上漲,領漲全球。
年初至今,港股ETF霸榜ETF漲幅榜。截至2月19日,銀華港股科技30ETF、國泰港股科技ETF、華寶港股互聯網ETF、景順長城港股科技50ETF、海富通港股通科技ETF 、富國港股通互聯網ETF、港股通科技ETF華泰柏瑞、易方達港股通互聯網ETF、工銀瑞信港股通科技30ETF年內漲超30%。
外資正在加碼中國資產!國際金融協會(IIF)週二發佈的最新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1月外國投資者積極佈局中國資產,中國股票和債券吸納的外資淨流入總和超過了100億美元,這也是自去年8月以來,外資首度同時加碼中國股票和債券。
報告顯示,新興市場股票在當月整體遭遇了明顯外流,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股票在當月遭遇的資金淨流出量達到了115億美元。
不過,中國股票在此背景下卻顯現出了獨樹一幟的魅力。1月,中國股票吸納了20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為去年9月那輪大行情以來之最。
債券方面,1月非居民向新興市場債券淨投入了450億美元,其中81億美元流入中國債券,其餘368億美元則流入了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債券。
整體而言,報告顯示,1月份新興市場股票和債券資產合計迎來了354億美元的國際資金“淨流入”,儘管債券和股票之間存在巨大差異。
內資在瘋狂湧入港股。週二,中國內地投資者港股通淨買入額高達224億港元,創四年來最高,推動DeepSeek引發的科技股大漲。
彭博數據顯示,這是自2021年初以來最大單日淨買入,也是有紀錄以來第四高。
內地資金大量湧入香港股市,已推動A股市場相較港股的溢價幅度縮小至約34%,這使得一項A-H股溢價指數接近在過去總會觸發反彈的底部,引發了香港上市中資股跑贏內地股票的幅度可能縮小的擔憂。
從最新市盈率看,港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大概為10倍,道瓊斯指數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約為28倍,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超過35倍。對於港股走勢,國泰君安認為,3月重要會議政策預期的支撐與海外關税政策預期的改善令港股市場上漲,DeepSeek在AI領域的突破成為本輪行情啟動的重要導火索。從中期來看,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與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將繼續託底經濟基本面和防範化解風險,港股底部有支撐,產業主線或逐步明朗,並將逐漸逆轉悲觀謹慎的態度。海外利率逐步下降仍然是確定的趨勢,壓制港股市場的力量將逐漸緩解。建議關注1)行業格局改善的互聯網行業;2)受益於政策支持、景氣回升或具韌性的消費行業,包括電子、半導體和汽車等;3)盈利且ROE穩定的高分紅行業,包括金融、公用事業和電信等。
浙商證券指出,回顧本輪港股“春躁”行情,市場結構化特徵明顯,行情主要以科技股為抓手展開,尤其是DeepSeek概念帶動的AI及算力板塊和比亞迪智駕普及帶動的汽車及電子板塊。鑑於市場樂觀情緒仍在發酵,我們短期看好市場繼續向上。但考慮到當前技術指標存在超買現象,並且此輪行情僅主要依靠科技股估值修復帶動,因此仍需警惕短期回調風險。而中長期市場仍存諸多隱憂,尤其是國內經濟基本面復甦仍然承壓,預計市場在此輪估值修復後,仍將以震盪行情為主。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