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迎來蛇年首個交易日,港股相關ETF大爆發。
截至2月5日收盤,銀華港股科技30ETF罕見漲停, 易方達恆生新經濟ETF、博時港股互聯網ETF、易方達港股通互聯網ETF、華寶港股互聯網ETF漲超6%,國泰港股科技ETF、華泰柏瑞港股通科技50ETF、興銀香港科技ETF、工銀瑞信港股通科技30ETF、景順長城港股科技50ETF、天弘雲計算滬港深ETF、海富通港股通科技ETF、富國港股通互聯網ETF漲超5%。
消息面上,在A股春節休市期間,美股市場震盪,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上漲了0.61%。港股也不甘示弱,恆生指數漲了2.93%,而恆生科技指數和港股科技指數更是漲幅高達6.19%及5.69%。
中信証券表示,展望2月,中國資產重估敍事在形成,春季躁動進入加速階段,交易更加極致,港股的流動性改善空間邊際上優於A股,行情重心更偏港股。預計市場將在春季躁動期間先演繹極致高波風格,後逐步向低波轉換;建議重新重視非美出海邏輯在年報季的持續兌現。
從基金持倉看,港股配置比例創歷史新高,科技龍頭獲主動基金大幅增配。2024Q4主動基金的港股實配比例14.3%,環比+1.9%,超過2021Q2,創歷史新高。主動基金大幅加倉港股科技巨頭,小米、騰訊和中芯國際(H)等加倉幅度居前,而美團、快手有所減配。港股一級行業中,電子/汽車等增配幅度居前,其中電子增幅顯著,消費電子/半導體板塊獲明顯增配,港股乘用車增配幅度也居前。
對於港股市場,國信證券認為,隨着美債利率的下行以及1月港股各個板塊業績的普遍上修,港股的估值修復在路上。且歷史統計,春節後行情上行的確定性很強,我們依舊維持在20000點及以下加倉,20000點以上持有的觀點。板塊方面:恆生科技:隨着Deepseek的發佈,中國的互聯網公司也迎來了AI的新局面,多家企業更新或者發佈了大模型,給了讓投資人更積極的期待;2、汽車、醫藥、消費均回到了業績驅動框架中,這些板塊此前漲幅較小,我們認為隨着國內消費政策的不斷落地加之其業績的改善,未來一段時間也會有不錯的表現;3、金融、高股息在國債收益率為1.7%的背景下,依然有較好的配置價值。
浙商證券表示,整體來看,港股市場雖然資金面和情緒面未有明顯改善,但可以看到基本面表現有亮點,且政策面仍在不斷加碼,因此我們對於港股市場的短期觀點由謹慎轉為謹慎樂觀。而中長線來看,港股走勢仍將回歸基本面。後續若能實現政策端加碼疊加經濟數據持續改善的共振,市場有望啟動第二階段業績驅動行情。板塊配置方面,我們看好行業相對景氣且受益於政策利好的汽車、電子、家電、科技等;業績和股價走勢穩健且受益於政策利好的低估值國央企紅利板塊;基本面相對獨立且受益於降息週期的香港本地銀行及公用事業股。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