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迎來一家新股上市!
格隆匯新股獲悉,泰禾股份(301665.SZ)於4月11日成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開盤價為45元/股,開盤上漲338.17%;截至上午收盤漲幅為289.5%,市值180億元。
泰禾股份本次發行價格為10.27元/股,對應發行市盈率為13.40倍,低於行業平均市盈率23.01倍,低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13.41倍;此次發行保薦人是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公開發行的股票數量為4500萬股,佔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0%;募集資金總額為4.6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實際募集資金淨額為3.9億元,低於此前招股書中披露的募資計劃10.45億元。
泰禾股份成立於2004年4月,並於2016年6月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總部位於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公司控股股東為泰禾集團,實際控制人為田曉宏。
公司目前主要從事農藥產品以及功能化學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核心產品包括百菌清、嘧菌酯、2,4-D等,主要客户為先正達、安道麥、紐發姆、UPL等國際農化公司。
分產品來看,2024年1-6月,來自殺菌劑的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33.40%,除草劑貢獻的收入佔比為45.56%,功能化學品的比重為14.07%。
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6月(報告期),泰禾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5.79億元、50.99億元、38.68億元、19.59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98億元、6.49億元、3.46億元、1.06億元。
報告期內業績波動較大,主要原因在於,公司主要農藥產品為百菌清原藥、2,4-D原藥和嘧菌酯原藥,其中百菌清和2,4-D屬於限制類項目。2021年至2023年,公司百菌清原藥、2,4-D原藥和嘧菌酯原藥的年平均產能利用率、年平均產銷率均超過100%。
2023年,公司上述主要產品的市場需求放緩,同時報告期內上述產品的行業產能有所增加,因此,2023年、2024年1-6月公司上述主要產品的平均價格同比有所降低,使得2023年、2024年1-6月公司經營業績同比下降。
若未來公司主要農藥產品的行業整體產能增加以及需求減少,將導致產品價格存在降低的風險,並會對公司的銷售以及經營業績帶來不利影響。
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分別為25.34%、26.80%、23.70%、19.74%,總體呈下降趨勢,主要受外部宏觀經濟、行業週期波動、環保政策、產品結構、市場供需關係、上游石化產品價格波動、市場競爭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公司預計2024年全年營業收入為39.69億元,較上年上升2.61%;淨利潤為2.85億元,較上年下降15.77%;歸母淨利潤預計為2.54億元,較上年下降26.55%。
公司預計2025年1-3月營業收入為8.72億元至9.64億元,同比增長0.63%至11.22%;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為7400萬元至8200萬元,同比增長37.69%至52.57%。
就區域而言,報告期內,泰禾股份來自境外的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78.42%、89.58%、77.10%、74.43%。
若未來美國等國家進一步擴大並實施擴大後的徵税清單,在一定程度可能會影響公司的出口業務,將可能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5億元、6.96億元、5.49億元、8.7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為28.91%、34.86%、34.19%、46.10%。
從市場趨勢來看,2017年,由於國際原油價格回升帶動相關基礎材料價格上漲,天氣狀況改善等積極影響,全球作物用農藥銷售額開始回升,在供給端,我國高壓環保態勢持續,行業競爭格局進一步改善。
2018年,一方面由於主要基礎原材料和中間體的價格上漲,從而帶動原藥價格上漲,另一方面全球農化巨頭進入新一輪補庫存週期,需求逐漸得到釋放,全球農用農藥市場的銷售額為575.61億美元,同比增長5.97%,全球農藥市場重回增長通道,2023年全球農用農藥市場的銷售額為748.00億美元,近五年複合增長率為5.74%。
農藥行業總體市場容量較大,細分市場產品品類較多,競爭格局較為分散。《“十四五”全國農藥產業發展規劃》顯示,我國農藥行業“十四五”期間的主要任務是繼續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推進農藥生產企業兼併重組、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培育一批競爭力強的大中型生產企業,到2025年,農藥生產企業由2020年的1705家減少到1600家以下,農藥經營門店控制在30萬家,行業集中度將不斷提高。
根據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發布的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中國農藥銷售百強企業榜單,泰禾股份排名分別為第19位、第22位、第21位、第25位。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