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丨據港交所9月28日披露,京東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工業"或"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美銀証券、高盛、海通國際、瑞銀為聯席保薦人。
公司於2017年開始佈局專注於MRO採購服務的供應鏈技術與服務業務。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成為中國MRO採購服務市場的最大參與者,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顯示,按2024年的交易額計,公司排名第一,規模為第二名的近三倍。根據同一資料顯示,隨着公司向更廣闊的工業供應鏈市場擴展,按2024年的交易額計,公司亦為中國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市場最大的服務提供商,市場份額達到4.1%。
截至2025年6月30日前的十二個月內,公司服務約11,100個重點企業客户。2025 年上半年,公司的重點企業客户包括約60%的中國《財富》500強企業及逾40%的在華全球《財富》500強企業。根據灼識諮詢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SKU數量計,公司在中國提供最廣泛的工業品供應。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提供約8,110萬個SKU,涵蓋80個產品類別。截至2025年6月30日前的十二個月內,公司的商品供應源自於由約158,000家制造商、分銷商及代理商組成的廣泛的且覆蓋全國的工業品供應網絡。
財務方面,公司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商品銷售收入,其餘收入來自提供交易平台、廣告以及技術及其他服務。公司的持續經營業務總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幣141億元增至2023年的人民幣173億元,並進一步增至2024年的人民幣20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到20.1%。公司2022年錄得淨虧損人民幣13億元,於2023年錄得淨利潤人民幣480萬元,並於2024年錄得淨利潤人民幣7.6億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錄得淨利潤人民幣2.9億元,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錄得淨利潤人民幣4.5億元。
集團業務利用並與京東集團的平台緊密合作,包括京東集團為促進公司產品和服務的線上銷售及市場推廣而提供的廣泛服務、技術和流量支持、忠誠計劃共享、物流服務安排和支付處理服務。雖然集團業務下的某些交易乃通過且利用京東集團的線上平台(包括jd.com和移動應用程序)及支付處理服務完成,但集團的業務乃於京東集團網頁和移動應用程序上專門針對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的分部獨立運營。
集團亦為重點企業客户提供由集團運營的非公共專屬數字化採購系統,及擁有獨立的網站及移動應用程序(如京東工品彙),為中小企業及其他客户提供產品及服務,客户可直接訪問該等網站及移動應用程序,而非經由京東集團的平台。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的各年度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集團不涉及京東集團流量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75億元、人民幣98億元、人民幣123億元及人民幣66億元,佔集團同期收入的52.9%、56.6%、60.3%及63.9%。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的各年度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集團自京東集團平台所得收入(包括服務收入及來自京東五金城所得收入)分別為人民幣67億元、人民幣75億元、人民幣81億元及人民幣37億元,佔集團同期收入的47.1%、43.4%、39.7%及36.1%。
此次融資所得款項擬將用作如下:預計在未來48至60個月用於進一步增強公司的工業供應鏈能力;預計在未來48]至[60個月用於跨地域的業務擴張;預計將用於潛在戰略投資或收購;及預計將用於一般公司用途及營運資金需要。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