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港股今日明顯回調,恆指及國指盤中均一度跌超2%,恆科指數則收跌逾3%。截止收盤,恆生指數跌1.6%或367.26點,報22576.98點,全日成交額2839.43億港元;恆生國企指數跌1.66%,報8322.56點;恆生科技指數跌3.04%,報5500.02點。
國君國際指出,短期來看,重要會議政策預期的支撐與海外關税政策預期的改善令港股市場上漲,DeepSeek在AI領域的突破加速本輪行情。往前看,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與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將繼續託底經濟基本面。海外方面,海外利率仍將逐步下降,港股壓制力量將逐漸緩解。
藍籌股表現
恆生銀行(00011)領漲藍籌。截至收盤,漲3.68%,報104.2港元,成交額7.02億港元,貢獻恆指4.39點。瑞銀指出,維持對恆生銀行“中性”評級,目標價從95港元輕微上調至96港元。恆生銀行去年純利同比增長3.2%至176.8億港元,大幅超出該行預期,主要來自去年下半年非利息收入表現強勁,下半年純利同比增6.2%的帶動。
其他藍籌股方面,藥明康德(02359)漲3.2%,報66.15港元,貢獻恆指1.1點;比亞迪股份(01211)漲1.85%,報375港元,貢獻恆指11.77點;蒙牛乳業(02319)跌3.94%,報16.58港元,拖累恆指3.34點;港交所(00388)跌3.25%,報327.6港元,拖累恆指20.94點。
熱門板塊方面
盤面上,權重科技股悉數回落,阿里巴巴、騰訊均跌超2%。此前表現強勢的芯片股、DeepSeek概念股普遍調整,出門問問跌超9%,華虹半導體跌3.66%,旅遊及觀光、啤酒股、影視股、水泥股、內房股等紛紛走低。另一邊,醫藥股異軍突出,歌禮制藥大漲超34%,公司“減肥藥”取得新進展;稀土概念股、軍工股、電力股、水務股、博彩股等小幅上揚。
1.
醫藥股逆勢走強。截至收盤,歌禮制藥-B(01672)漲34.45%,報6.44港元;騰盛博藥-B(02137)漲29.03%,報1.6港元;昭衍新藥(06127)漲22.79%,報13.36港元;泰格醫藥(03347)漲12.86%,報35.55港元。
昨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推動生物醫藥領域有序開放。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企業參與生物製品分段生產試點,加快省級試點方案、質量監管方案審核,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優化資源配置,及時協調解決試點過程中企業遇到的困難問題。研究完善醫藥領域開放政策,便利創新藥加快上市,優化藥品帶量採購,進一步提高醫療器械產品採購可預期性。
此外,國投證券表示,隨着AI主導的藥物研發項目的成功率提升、相關研發管線持續取得進展,AI製藥技術的進一步商業化應用值得期待。傳統CXO公司順應行業發展趨勢,通過佈局AI技術平台,提升現有業務的研發效率,更好地為自身客户的藥品研發賦能。隨着AI技術在藥品研發各環節應用能力的持續提升,各CXO公司AI製藥技術的進步和相關新平台的發佈等或值得期待。
2.
稀土概念股表現活躍。截至收盤,中國稀土(00769)漲5.06%,報0.415港元;金力永磁(06680)漲1.54%,報14.54港元。
工信部日前就《稀土開採和稀土冶煉分離總量調控管理辦法(暫行)(公開徵求意見稿)》等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指出,工信部、自然資源部、國家發改委負責稀土開採和稀土冶煉分離總量調控管理工作,制定下達年度稀土開採和稀土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此外,國內外科技巨頭爭相佈局人形機器人賽道。上海證券分析師指出,AI大模型突破將推動通用機器人成本下降,預計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千億美元,帶動稀土永磁材料需求擴容3-5倍。
中信證券指出,政策層面,稀土管理條例細則徵求意見稿強調稀土指標僅下發至稀土集團,未來稀土資源或進一步向大型稀土集團集中,進口礦管控或進一步加強,稀土行業供給端剛性邏輯持續強化,稀土產品信息追溯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的發佈亦有助於稀土行業規範化發展;需求層面,2025年有望成為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產業正以超線性的速度突破臨界點,高性能釹鐵硼作為機器人用電機的關鍵材料,未來有望充分受益。
3.
黃金股多數上漲。截至收盤,靈寶黃金(03330)漲6.37%,報5.68港元;招金礦業(01818)漲3.86%,報14.52港元;山東黃金(01787)漲2.57%,報15.98港元。
特朗普關税威脅推動黃金價格創新高。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將於下個月或更早宣佈對汽車、半導體、芯片、製藥、可能還有木材的關税。高盛上調黃金年終目標價至3100美元,瑞銀預計各國央行將繼續大量買入黃金支撐金價。高盛將其對2025年底黃金價格的預測價格從每盎司2890美元上調至3100美元,理由是全球央行對黃金的需求持續強勁。瑞銀則預計,今年晚些時候金價將攀升至3200美元,然後緩慢回落,到2025年底將穩定在3000美元。
4.
芯片股普遍回落。截至收盤,晶門半導體(02878)跌4.48%,報0.64港元;華虹半導體(01347)跌3.66%,報36.9港元;中芯國際(00981)跌2.99%,報50.25港元。
國產晶圓代工廠商此前密集擴產。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預估,隨着新產能釋出,預估至2025年底,大陸晶圓代工廠成熟製程產能在前十大業者的佔比將突破25%。大摩指出,華虹8英寸成熟工藝節點面臨競爭下的潛在定價壓力;匯豐則認為,目前中芯國際股價未能反映定價壓力、關税影響及需求能見度疲弱。天風證券表示,長期來看,外部地緣政治影響帶來的不確定性有望加快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鏈國產替代的步伐。
熱門異動股
1.
歌禮制藥-B(01672)放量飆升。截至收盤,漲34.45%,報6.44港元。
歌禮制藥宣佈,小分子口服GLP-1R激動劑ASC30在美國的Ib期多劑量遞增研究取得積極期中結果。在MAD隊列2中,經過28天的每日一次服用ASC30口服片,肥胖症患者的體重相對基線平均下降6.3%。而在MAD隊列1中,體重相對基線平均下降4.3%。相較之下,服用安慰劑的患者體重相對基線僅下降0.1%。
2.
敏實集團(00425)全天強勢。截至收盤,漲31.03%,報21.2港元。
中金研報指出,為加速電動智能轉型進程,敏實業務或向外延伸至人形機械人以及低空領域,憑藉公司在汽車零部件產品上已有的技術沉澱,再結合產學研聯動以及人才引進等舉措,有望將其產品矩陣拓展至人形機械人和低空飛行領域。該行維持“跑贏行業”的評級,目標價上調41%至22.5港元。
3.
華晨中國(01114)創階段新高。截至收盤,漲6.65%,報4.17港元。
華晨中國發布公告稱,將於3月3日舉行董事會會議,藉以(其中包括)考慮及批准向於相關記錄日期名列本公司股東名冊之公司股東宣派及派付股息。值得一提的是,華晨中國此前修訂股息政策,目標為分派相關財政年度之除税後溢利不少於50%。
4.
東亞銀行(00023)績後走高。截至收盤,漲4.97%,報10.56港元。
東亞銀行午間發佈2024年度業績,該集團取得利息收入398.09億港元,同比增加0.3%;淨利息收入165.29億港元,同比減少2%;歸屬於集團股東的溢利46.08億港元,同比增加11.9%;每股基本盈利1.52港元。派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38港仙,上年同期派18港仙。
5.
晨鳴紙業(01812)股價重挫。截至收盤,跌14.42%,報0.89港元。
晨鳴紙業公佈,公司A股、B股股票交易將於2月20日停牌一天,自2月21日復牌恢復交易並實施其他風險警示。隨後,公司A股、B股股票交易的日漲跌幅限制由10%變更為5%。聲明指出,由於公司生產基地實施停機檢修時間已滿三個月,未能大面積恢復生產。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