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嘉盛銀行新興市場經濟師兼策略師Mali Chivakul表示,中美貿易戰升溫,意味兩國全面脫鉤的可能性正逐漸加劇。即使後續事態或有可能緩和,結局仍有可能是脫鉤。
中國生產商很可能因政府援助而得到緩衝,並會試圖從其他地方尋找需求。該行料中國當局將加快財政刺激措施,支持國內需求,同時人民銀行亦將逐步削弱人民幣,預期中國不會將其所持的美國國債「武器化」,因為將為中國本身以及與其友好的其他國家帶來損失。
她預測,從中期來看,目前形式和稅率的美國關稅將推動全球製造商轉向拉丁美洲。對於中國而言,加大內需及人民幣稍為轉弱將是短期內的救贖,人行4月2日起已將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下調了0.4%,意味著人行將逐步採取小幅度措施降低人民幣匯率,以緩和關稅帶來的影響。她又指,中國有能耐等待並觀察,供應衝擊在未來數月將如何影響美國。(gc/da)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