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周二 (23 日) 發布最新預測,將 2025 年全球與美國經濟成長率上修,反映出各主要經濟體表現比預期更具韌性。不過,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推動大規模關稅政策,未來一年貿易衝擊恐逐步浮現,2026 年全球景氣成長動能仍可能受阻。
全球成長預測上修 AI 與財政刺激成支撐
OECD 將 2025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自 6 月預測的 2.9% 上調至 3.2%,但仍低於 2024 年的 3.3%;至於 2026 年的成長率預估維持在 2.9%。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展現超乎預期的韌性,尤其新興市場國家表現亮眼。
報告指出,多數企業提前進口商品以避開新關稅,加上美國人工智慧 (AI) 投資熱潮,以及中國政府的財政支持抵消房市疲弱與貿易阻力,均推升經濟表現。OECD 首席經濟學家 Alvaro Santos Pereira 強調,AI 投資與中國刺激政策為全球提供短期支撐,但長期挑戰仍在。
美國方面,OECD 將 2025 年成長率自 1.6% 上修至 1.8%,但顯著低於 2024 年的 2.8%;2026 年預估將再降至 1.5%。中國則受惠於擴張性財政政策,短期內維持正面支撐。
高關稅衝擊延後顯現 2026 年恐成轉折點
OECD 警告,儘管全球經濟當前展現韌性,但美國關稅措施的全面影響仍未完全反映。美國自 8 月起對進口商品課徵廣泛關稅,使得有效關稅率上升至 19.5%,為 1933 年以來最高水準。報告指出,許多企業初期以壓縮利潤方式吸收部分關稅,衝擊尚未全面顯現,但隨著措施分階段實施,效應將愈發明顯。
OECD 預計,2026 年全球成長將放緩至 2.9%,美國則自 1.8% 下滑至 1.5%。Pereira 直言:「這將對美國經濟造成重大打擊,而由於美國在全球的關鍵地位,這也將波及多數國家。」
他同時呼籲各國應持續展開協商,以降低貿易壁壘,因為「更多的貿易對成長是有利的」。
勞動市場降溫 通膨壓力趨緩但風險仍存
OECD 報告指出,全球勞動市場已顯示降溫跡象,多國失業率上升、職缺減少。消費支出模式也出現改變,部分商品價格反映出關稅影響。儘管如此,整體通膨壓力略有下降,OECD 將 2025 年二十國集團 (G20) 整體通膨率預估自 3.6% 下調至 3.4%。美國的預測更明顯下修,從 3.2% 調降至 2.7%。
展望未來,OECD 指出,若關稅進一步上升或通膨再度抬頭,將成為主要風險。此外,全球財政狀況惡化、金融市場重新定價,以及加密資產估值高度波動帶來的金融穩定性隱憂,也都是潛在挑戰。
OECD 強調,雖然短期內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可能的貿易限制放鬆,仍有助於支撐經濟,但整體前景依舊面臨高度不確定性。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