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AAPL.US) 周二 (9 日) 正式發表 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 及 iPhone 17 Pro Max 四款新機型,其中 iPhone 17 Pro 系列的橘色、藍色、銀白色三款配色機型均由富士康鄭州港區生產。
中國《界面新聞》報導,目前,廠區正處於 iPhone 17 系列產品量產爬坡期,人力需求持續攀升。知情人士透露,今年招人比去年多,8 月返費最高 9800 元,高價時一天進幾萬人,連著一周沒停。
每到蘋果秋季新品發佈期間,鄭州港區工廠進入全年最繁忙期,臨時工需求驟增,返費價格便隨之攀升。今年 6 月底的 4800 元,三天後漲到 5000 元,7 月下旬突破 8000 元,8 月最高已喊到 9800 元,8 月底一度回落到 7300 元,9 月初又迅速回升突破 9000 元。
除「返費工」外,時薪工人是富士康另一類臨時工。上周五 (5 日),富士康鄭州港區近 2000 名派遣工在分發現場等待。
不過,這一人數規模並非頂峰。河南當地人力仲介李益 (化名) 透露說:「以前最多時有 40 萬人,那時蘋果更火,主要靠富士康。現在訂單分散了。」港區人力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也說,近期每天有數千人入職。
一位老員工表示,派遣工工期通常僅兩三個月,涵蓋新品產量爬坡期後,產線便會逐步縮減。
作為富士康鄭州港區規模最大的廠區,航空港廠區佔地 560 萬平方公尺,沿雍州路分為 A 至 K 多個子廠區,道路兩側停滿員工車輛。它是富士康在中國最大工廠,同時也是蘋果全球最大組裝廠,多數 iPhone 高端機型在此組裝。每年 8 月中下旬至 11 月,廠區都會進入全年最繁忙時段,產線幾乎拉滿。
33 歲的老金 (化名) 是 8 月中以返費工身分入職的,主要做貼泡棉工序。他說:「每天兩眼一睜就是幹。加班也成了常態。」周一到周六,他每天至少工作 8 小時,大多數時候還要再加 2 小時,「工作日加班費是平時的 1.5 倍,周末 2 倍,組裡工友基本都選擇加班,大家還是想多賺點錢。
但即便有加班費,工作強度還是超出了老金的預期強度。老金說:「剛開始一天貼幾百台泡棉,到後來就要上千台。整天都在重複同一個動作,簡單,卻枯燥。我覺得堅持不到拿返費了,太累了。」依照規定,老金必須幹滿 3 個月,才能拿到返費。
目前,在生產車間內,近 20 萬名工人實施兩班倒,負責擰螺絲、貼膜、組裝零件等工序,傳送帶上的 iPhone 17 成型後進入包裝車間,最終裝入印有蘋果 logo 的白色包裝盒。
在鄭州港區幹了近 10 年的線長黃運鵬 (化名) 對當前生產節奏表示,目前港區整體產線開動率達八到九成,雖然個別樓層還在生產 iPhone 16 等舊機型,但主體產能已完全轉向 iPhone 17 系列,舊機型光在一、兩個車間保留少量產線。按照計畫,iPhone 16 很快會停止進入 EOP(量產區)這一階段。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