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1 日) 就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近期頻繁抨擊「大而美」法案一事進行強硬表態,稱正考慮將這位科技巨頭驅逐出境。這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將馬斯克頗具爭議的早期移民往事重新推至鎂光燈之下。
現年 53 歲的馬斯克坐擁美國、南非、加拿大三重國籍。公開資料顯示,這位科技狂人 1971 年生於南非,1989 年隨家人移居加拿大並取得加國國籍。
1992 年,以賓州大學轉校生赴美求學的他,經由申請 J-1 交流學生簽證進入史丹佛大學深造。
不過只上了兩天課,馬斯克便輟學創業,與弟弟金巴爾共同創立網路軟體公司 Zip2。
這段經歷埋下了日後爭議的種子。2005 年一樁誹謗訴訟文件披露的郵件顯示,馬斯克曾坦言申請史丹佛大學只為「保住合法留美身份」。
依照美國移民法,持 J-1 簽證的學生輟學後本應立即離境,但其後他與弟弟創辦的 Zip2 公司卻獲得百萬美元的創投資金,最終在 1999 年被康柏電腦以 3 億美元收購。這段「輟學創業」的灰色歲月,成為川普陣營攻擊馬斯克移民合法性的關鍵靶點。
對此馬斯克曾說:「我認為這屬於灰色地帶。」
但川普團隊顯然不打算就此罷休,川普首個總統任期的策士班農在 6 月 5 日口水戰中就呼籲啟動正式調查,堅稱馬斯克是非法移民,應立即驅逐」。
根據美國《移民與國籍法》,若證明公民透過隱瞞重要事實或虛假陳述獲取身份,美國政府有權撤銷其公民權。
康乃爾大學移民法教授 Stephen Yale-Loehr 分析指出,若馬斯克早年確係非法工作,理論上存在身份撤銷可能。
不過,美西審判律師事務所總裁尼亞馬 · 拉赫馬尼表示,實際操作難度極大。「政府需舉證申請人在入籍過程中存在欺詐行為,這類訴訟史上僅用於納粹戰犯等極端案例。」
美國法官通常對剝奪公民權持審慎態度,近年來類似案件成功率不足 0.1%。
這場風波背後暗藏政治博弈。川普在競選期間就多次承諾嚴打非法移民,而馬斯克近期頻頻批評其經濟政策,特別是針對億萬富翁加稅的「大而美」法案。
專家指出,驅逐威脅既是政治報復,更是轉移民眾對經濟議題關注的策略。
但法律界普遍認為,即便啟動調查,最終結果更可能是漫長的司法拉鋸戰而非實際驅逐,這場關乎科技巨頭與總統權力的較量,恐將重新定義美國移民政策的邊界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